实验室前沿——做中国最专业实验室前沿资讯网

现在的位置:主页 > LAB运营 > 实验室人物 >

医学检验元老之王金良

时间:2011-01-17 00:02|来源:天津网| 分享|点击:


copyright sysqy.com

  他,1951年参加工作,至今整整60年。60年来,他没有离开过他热爱的医学检验学岗位; 本文来自实验室前沿

  他,没有上过医科大学,却凭借勤奋的努力和自学,成为我国临床微生物学和实验诊断学的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sysqy.com

  他,没有留学的背景,却通晓5国语言,能直接与国外的医学专家进行交流,能用熟练的外语为医科大学的外国留学生讲授基础专业课;

sysqy.com

  他,已经78岁高龄,虽然做过心脏3支血管的搭桥手术,却依然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工作、对待生活…… 本文来自实验室前沿

  他,就是在中国的医学检验界享有盛誉的中华医学会检验学分会原副主任委员、天津市公安医院原副院长、原天津医科大学检验系教授,现任天津市公安医院检验科顾问的——王金良。

内容来自实验室前沿网站

  2008年5月21日,山东济南。第七届全国检验医学学术大会正在这里召开。每四年才举办一届的全国检验会议,会集了全国医学检验的专家学者们,他们探讨和交流着我国医学检验学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

本文来自实验室前沿

  每次大会的程序总是相对固定的。而这次会议却增加了一个程序。当大会主持人宣布“为表彰老一辈检验专家们对我国医学检验发展做出的贡献,经过推选,全国11名德高望重的检验专家被授予‘检验医学特殊贡献奖’”时,整个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掌声中,应邀参加会议的曾把青春、智慧和心血奉献给我国医学检验事业,现在仍然在临床一线发挥余热的老专家们走上主席台,接受这份沉甸甸的荣誉。 内容来自实验室前沿网站

  在这11名老专家中,王金良是年龄最大的一位,也是天津市医学界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专家。站在主席台上,在人们敬重的目光中,曾经经历过多年风风雨雨的王金良依旧禁不住心潮起伏,思绪万千。透过人们祝贺的笑脸和热烈的掌声,他仿佛看到了自己曾经走过的那条用辛勤和汗水铺就的不平凡的成功之路。

copyright sysqy.com

  一 sysqy.com

  1951年,高中毕业的王金良由于家境贫寒,为了帮父母养活幼小的弟、妹,他放弃了上大学和参军的机会,来到天津市公安医院的化验室做一名练习生。新中国成立初期,百业待兴,当时医院的条件很差,设备简陋,化验室的最好仪器就是那几台直筒显微镜,像宝贝似的被大家呵护着。

内容来自实验室前沿网站

  那时候,我国的医学检验没有得到重视,因此发展缓慢,水平较低,许多病人因为得不到确切的实验室诊断而贻误治疗的最好时机。王金良深知在那大大小小的玻璃器皿、五颜六色的试剂中,有着极深的科学奥秘、蕴藏着极丰富而又有价值的实验项目。他也深知,自己理论基础差,掌握和运用好这门学科,要花费几倍于别人的努力。但他没有退缩,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踏踏实实打好基础,一切从这里开始,要在这个岗位上做出成绩。

本文来自实验室前沿

  说起简单,做起来却不那么容易。 医学检验对刚走上工作岗位的王金良来说,一切都是零。但他勤奋好学,从图书馆借来医学基础书,一边工作一边自学。在老同志的帮助下,他很快成为一名合格的检验技士。每日里,王金良与同事和血、尿、便打交道。但限于条件和技术,检验的项目仅仅是判断病人是否患了结核、疟疾和寄生虫病。渐渐地,王金良感觉检验不能仅仅限于这几项常规检查。为了开阔视野,开展新项目,他自学了检验专业全部的大学课程及相关的临床医学专业,阅读了大量国内外杂志、专著,虚心求教于同行的专家、教授。常常,实验室的灯光亮到很晚,他也在一次次的失败中走向实验的成功。为了一个检验数据,他常奔波于市内有关情报室及研究所。 内容来自实验室前沿网站

  二

copyright sysqy.com

  在工作之余,王金良自学了4年俄语。几年下来,当他忽然发现能用另一种语言与外国人交谈,他能看懂另一个国家出版的书籍时,异常兴奋,外语使他眼前豁然开朗,让他了解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

sysqy.com

  从此,他一发不可收拾。从1958年开始,他先后在科技进修学院、医学院自费进修日语和德语。他将微薄的工资分成几份,大部分给了家里,自己留下很少的生活费以外,其余的都用来交了学费、买了书。每日里,他除了工作,就是学习。他以极大的兴趣如饥似渴地从书本中汲取养料,充实自己。数不清有多少次,他揣上几个烧饼从实验室奔向教室;数不清有多少个深夜,他埋头苦读,抬头已看到晨曦的微露;数不清多少个休息日,他流连于书店、图书馆,与被他视作朋友的书籍倾心交谈。

本文来自实验室前沿

  1979年他发现了非发酵菌引起的临床感染,他在中华医学检验杂志上发表的《小发酵菌鉴定法》的论文,奠定了他成为全国检验权威的基础。1985年他研究了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鉴定并提出其方法;1986年研究了黏液型绿脓杆菌菌落形成条件;1990年,天津市学龄儿童中流行支原体肺炎,靠传统的冷凝集实验诊断不准确,这时他拿出了酶联免疫检测方法,迅速提高了临床诊断的准确率;1991年,他研究的血清II型胶原抗体检验法及临床应用课题通过专家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他主编的《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与进展》,他校译的《输血医学进展》、《细菌对抗生素敏感实验的国际标准法》已成为国内检验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内容来自实验室前沿网站

  他惜时胜金,善于抓紧点滴时间进行学习,在担任副院长的几年里,尽管工作异常繁忙,他也未间断过业务学习,热爱检验工作,极端认真负责。他认真对待每一项化验,重视每一个数据。他认为检验工作是以正确的数据来为患者和临床服务的,每一项报告数据都关系到患者的安危,也是检验人员个人形象的体现。他以身作则,一丝不苟,自己发出的报告能经得起临床的考验,对下级发出的报告认真核对,遇有疑问就查文献或与临床医生联系,注重检验与临床的结合。 内容来自实验室前沿网站

  三

copyright sysqy.com

  熟悉王金良的人,无不羡慕他那在外宾面前儒雅的学者风范和熟练的英语会话。“其实,开始我也说不出口的。”王金良回忆起1980年的那一次展览会。当年,瑞典通过天津市卫生局在津办了一个医疗器械展览。开幕式上,翻译却没有到场,去看展览的王金良鼓足勇气走上台去。命运永远垂青于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那一天他的翻译非常成功,中外双方都很满意。王金良更坚信:自学之路照样可以通向成功。

内容来自实验室前沿网站

  1997年5月,日本名古屋正是樱花盛开的季节,放眼望去,似乎整个世界都是粉红色的樱花,空气中也弥漫着花的香气。 本文来自实验室前沿

  在国际科技交流大厦,“亚洲医学实验室科学家成立大会”正拉开帷幕,来自亚洲各地的检验学者们已经落座,记者们的长焦距已找好了最佳位置对准主席台。这时接待人员引导着一位身材魁梧,颇有风度的长者走进会场。接待人员匆匆走到台前对主持人耳语几句,随后主持人将长者请上主席台,大声介绍说:“这位是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检验学家,我们欢迎他讲话。”会场沉静了一下,立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显然,这打破大会顺序的提议出乎学者们的意料,长者也愣了一下,但他很快镇定住,一边微笑着点头致意,一边站到主席台中央,用熟练的英语说:“非常感谢大会邀请我代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作为特别观察员来参加这次会议,与在座的各位加强学术交流,发展我们的友谊与合作,为世界医学的进步做出我们的贡献,谢谢!”又是一阵雷鸣般的掌声。长者走下主席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一旁的日本专家问他:“你是在美国学的英语吧?”他马上用熟练的日语回答:“不,我没有去过美国,我是在我们中国学的英语。”那个人瞠目结舌:“真是不可思议,想不到您的日语也那么纯熟。” 实验室前沿,了解实验室动态

  由于在检验学方面的突出成绩,王金良自1986年起就担任天津市医学检验学会主任委员、天津微生物学会医学微生物专业主任。1995年,在第一次中美实验室管理学术会上,王金良用英语主持会议。当知道他是靠自学成材时,与会专家们不由得伸出大拇指。要知道,发言的专家中除了他,其余的均是国内名牌医学院校毕业生。1996年,在武汉召开的第四届全国检验学会上他当选为中华检验学会副主任委员。 sysqy.com

  因为他在医学检验界的成就,2001年,天津市公安局和天津市卫生局为王金良隆重召开了从医50周年庆祝大会。天津市领导和天津市公安局的领导、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的历届主任委员到会祝贺。天津市公安局授予王金良“勤奋敬业的医学检验专家”称号。

sysqy.com

  2009年,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上,王金良被授予“突出贡献奖”。

copyright sysqy.com

  在60年的医学检验生涯中,王金良主编了《临床微生物检验与进展》,参与编写了《现代诊断微生物学》、《实用检验医学试验技巧》等专著,主审译著了《输血医学进展》,这些都是检验学生们手中离不开的专业书籍。

本文来自实验室前沿

  在年轻人的眼中,王金良是博学的专家,也是平易近人的师长。他的文章和观点经常被国内的同行所借鉴。他领导的天津市公安医院检验科,科研成果一直在全市居于领先地位。多个课题经过专家鉴定,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sysqy.com

  熟悉王金良的人除去知道他在医学检验方面的成就,都知道他爱唱歌会唱歌,他几乎不用费气力就能将《四渡赤水出奇兵》唱得“原音重现”。1997年,在庆祝香港回归之际,他作为领唱曾经带领公安医院的医务人员一举获得天津市卫生局举办的歌咏比赛一等奖。在每次的全国检验年会上,他与来自上海的沈霞教授的二重唱几乎成了会议活动的保留节目。 内容来自实验室前沿网站

  步入老年生活后,王金良以一颗充满阳光的心看待生活,享受生活。他依然爱唱歌,并且用自己的琴声伴着自己歌唱。

本文来自实验室前沿

  74岁那年,王金良开始学习钢琴,这是他年轻时就有的愿望。他是钢琴老师最年长的学生,也是最勤奋的学生之一。年纪大了,记不住乐谱,手指敲击键盘不协调。他拿出年轻时学习英语的劲头,每天坚持练琴不辍。至今为止,他已经能够弹奏30首自己喜爱的曲子,当《蓝色多瑙河》、《二月里来》、《南泥湾》等音乐声从自己的指尖下飘出的时候,王金良觉得这是60年的辛勤工作给他的最好回报。

sysqy.com

Tags:检验,医学,王金良,天津市,专家,临床,工作,KL,yz,w
责任编辑:实验室前沿

最新更新

点击排行

更多阅读者

其他人正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