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的: 保证实验时温度的准确 2 、范围: 基因扩增实验室所有温控的仪器 3 .负责人 : 操作人: 4 、程序 4.1 温度计校准程序: 4.1.1 由设备科人员送质检局对温度计进行校准。每年进行 1 次。 4.1.2 经校准过的温度计可作为微量恒温器温度校温的参照。...[阅读全文]
1 . 目的: 室间质评( EQA )是实验室质量控制体系中重要部分,是保证患者检验结果和其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各实验室间结果的可比性的重要手段。 2 .适用范围: 卫生部或省临检中心下发的 PCR 室间质控血清检测。 3 . 负责人: 操作人: 4 .程序...[阅读全文]
1. 岗位设定 血液临检室设岗位 1 , 2 ,周二、周五增加岗位 3 。 2. 岗位职责: 岗位 1 :负责临检室血常规(包含防保科体检)、血型鉴定的检验工作, XT-2000i 血球计数仪、血型鉴定仪的室内质控、操作、每日及定期维护及填写相应记录,环境温湿度检测、冰...[阅读全文]
目的 :规范尿液脂肪定性试验 范围 :尿液标本 原理 :采用脂溶剂****抽提脂肪,并用脂溶性染料苏丹Ⅲ染色脂肪小滴进行鉴别。 试剂 :自配 ****;苏丹Ⅲ染液:将 95 %乙醇溶液 10ml 与冰醋酸溶液 90ml 混合后,加入苏丹Ⅲ粉末 1 药匙,使其充分溶解。 操作...[阅读全文]
1 检验目的 做疾病的病原学诊断,查找于疾病有关的病原菌以及了解微生物与疾病的关系,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和流行病学的调查。 2 原理 人体很多部位与外界相通,存在栖息菌群,但不致病,当菌群失调或分离到致病菌则具有临床意义;另外机体某些部位是无菌的,...[阅读全文]
1 检验目的 检验样本中是否含有抗酸杆菌 ,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2 原理 结核菌、麻疯杆菌、耻垢菌等抗酸性菌,因其菌体表面有一层脂或脂质之皮膜不易着色,但一经着色后酸或乙醇的作用亦是不容易把它脱色。利用这特性并以增强的染色液予染色,然后再以酸及...[阅读全文]
实验室收到血培养后,应按以下步骤操作: 1.检查培养瓶确保它们被安全地放置。 2.用肉眼观查微生物生长的情况,注意血液层上面是否有絮状沉淀、均匀的或表面下的浑浊、溶血、液体培养基凝固、有一层表面薄膜、产生气体、血层表面或深层有白色颗粒等,如有...[阅读全文]
对从菌血症或真菌菌血症患者血培养中获得微生物,每个培养瓶抽取的血量是唯一重要的变量。当培养的血量从2ml增加到20ml时,血培养的阳性率增加30%~50%,因为培养的血液量增加1ml,阳性率增加3%~5%。 用静脉穿刺获得的血量,成人和儿童不同。儿童,特别是新生...[阅读全文]
对入院的危重患者未进行系统性抗生素治疗前,应及时进行血液培养,患者出现以下体征时可作为采集血培养的重要指征: 1.发热(38℃)或低温(36℃)。 2.寒战。 3.白细胞增多(10109/L,特别有核左移未成熟的或带状的白细胞增多。 4.粒细胞减少(成熟的多...[阅读全文]
多种方法可提高血液中真菌的检出率,包括使用通气的真空血培养瓶、双相培养基、裂解-离心技术和特殊营养的肉汤培养基(如脑心侵液肉汤等)。裂解-离心技术是一种分离真菌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对于营养要求可可的双相真菌。实际上,大多数需氧的血培养瓶(通常...[阅读全文]
免疫电镜技术与光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的基本原理和试剂准备基本相同,相关内容可参...
配1000ML的0.1 %盐酸乙醇液:蒸馏水 290ml 与无水 乙醇 700 ml 混合后加入浓盐酸 10m...
1.组织处理 恰当的组织处理是做好免疫组化染色的先决条件,也是决定染色成败的内部因...
Kausche等(1939)烟草花叶病毒吸附到金颗粒上,在电镜下观察金离子呈高电子密度。然而...
辛酸提取法该法可用于分离提取人、兔、小鼠血清中的Ig及杂交瘤诱生的腹水和培养上清液...
常规固定液的配制 (1) 10%甲醛液(常规标本用此固定液固定标本) 浓甲醛 10ml 蒸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