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前沿——做中国最专业实验室前沿资讯网

临检室 生化室 PCR室 病毒与微生物室 病理室 免疫室 试剂配制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主页 > 实验技术 > 医学实验室 >
  • [PCR室] 温度校准标准操作程序

    1 、目的: 保证实验时温度的准确 2 、范围: 基因扩增实验室所有温控的仪器 3 .负责人 : 操作人: 4 、程序 4.1 温度计校准程序: 4.1.1 由设备科人员送质检局对温度计进行校准。每年进行 1 次。 4.1.2 经校准过的温度计可作为微量恒温器温度校温的参照。...[阅读全文]

  • [PCR室] PCR室间质量控制操作程序

    1 . 目的: 室间质评( EQA )是实验室质量控制体系中重要部分,是保证患者检验结果和其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各实验室间结果的可比性的重要手段。 2 .适用范围: 卫生部或省临检中心下发的 PCR 室间质控血清检测。 3 . 负责人: 操作人: 4 .程序...[阅读全文]

  • [临检室] 血液临检室岗位职责

    1. 岗位设定 血液临检室设岗位 1 , 2 ,周二、周五增加岗位 3 。 2. 岗位职责: 岗位 1 :负责临检室血常规(包含防保科体检)、血型鉴定的检验工作, XT-2000i 血球计数仪、血型鉴定仪的室内质控、操作、每日及定期维护及填写相应记录,环境温湿度检测、冰...[阅读全文]

  • [临检室] 脂肪试验操作规程

    目的 :规范尿液脂肪定性试验 范围 :尿液标本 原理 :采用脂溶剂****抽提脂肪,并用脂溶性染料苏丹Ⅲ染色脂肪小滴进行鉴别。 试剂 :自配 ****;苏丹Ⅲ染液:将 95 %乙醇溶液 10ml 与冰醋酸溶液 90ml 混合后,加入苏丹Ⅲ粉末 1 药匙,使其充分溶解。 操作...[阅读全文]

  • [病毒与微生物室] 实验室普通细菌培养鉴定操作规程

    1 检验目的 做疾病的病原学诊断,查找于疾病有关的病原菌以及了解微生物与疾病的关系,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和流行病学的调查。 2 原理 人体很多部位与外界相通,存在栖息菌群,但不致病,当菌群失调或分离到致病菌则具有临床意义;另外机体某些部位是无菌的,...[阅读全文]

  • [病毒与微生物室] 涂片找抗酸杆菌操作规程

    1 检验目的 检验样本中是否含有抗酸杆菌 ,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2 原理 结核菌、麻疯杆菌、耻垢菌等抗酸性菌,因其菌体表面有一层脂或脂质之皮膜不易着色,但一经着色后酸或乙醇的作用亦是不容易把它脱色。利用这特性并以增强的染色液予染色,然后再以酸及...[阅读全文]

  • [临检室] 实验室血培养检测接收标准及不规范处理

    实验室收到血培养后,应按以下步骤操作: 1.检查培养瓶确保它们被安全地放置。 2.用肉眼观查微生物生长的情况,注意血液层上面是否有絮状沉淀、均匀的或表面下的浑浊、溶血、液体培养基凝固、有一层表面薄膜、产生气体、血层表面或深层有白色颗粒等,如有...[阅读全文]

  • [临检室] 血培养检测采血量及数量和采血时间

    对从菌血症或真菌菌血症患者血培养中获得微生物,每个培养瓶抽取的血量是唯一重要的变量。当培养的血量从2ml增加到20ml时,血培养的阳性率增加30%~50%,因为培养的血液量增加1ml,阳性率增加3%~5%。 用静脉穿刺获得的血量,成人和儿童不同。儿童,特别是新生...[阅读全文]

  • [临检室] 血培养检测采血指征及消毒程序

    对入院的危重患者未进行系统性抗生素治疗前,应及时进行血液培养,患者出现以下体征时可作为采集血培养的重要指征: 1.发热(38℃)或低温(36℃)。 2.寒战。 3.白细胞增多(10109/L,特别有核左移未成熟的或带状的白细胞增多。 4.粒细胞减少(成熟的多...[阅读全文]

  • [临检室] 血培养检测--真菌培养

    多种方法可提高血液中真菌的检出率,包括使用通气的真空血培养瓶、双相培养基、裂解-离心技术和特殊营养的肉汤培养基(如脑心侵液肉汤等)。裂解-离心技术是一种分离真菌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对于营养要求可可的双相真菌。实际上,大多数需氧的血培养瓶(通常...[阅读全文]

  • 首页
  • 上一页
  • 80
  •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 90
  • 下一页
  • 末页
  • 90898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