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前沿——做中国最专业实验室前沿资讯网

钩端螺旋体病检测诊断和结果分析

时间:2011-12-22 01:22|来源:实验室前沿| 分享|点击:


钩端螺旋体病(1eptospirosis)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致病性钩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三症”和“三征”。

实验室前沿,了解实验室动态

 
    [病因学]  钩体细长,密螺旋结构,一端或两端弯曲呈钩状。钩体长短大小不一,一般4—20Hm,平均6-10um,直径平均0.1—0.2um。钩体革兰染色阴性,但着色较难,染色后的钩体均不及在暗视野显微镜下见到的清晰和典型。钩体运动活泼,在暗视野显微镜下可见旋转、前进、后退等动作,其旋转时
两端柔软,中间僵硬,可与血液和组织中的假螺旋体鉴别。钩体对营养要求不高,对干燥及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弱,但可在水或湿土中生存1~2个月。可在含兔血清的培养基上生长,亦可接种于豚鼠分离出螺旋体。
钩体通过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后,在血中繁殖形成钩体血症,引起全身毒血症状,所以钩体病的第1个阶段是钩体血症期;第2个阶段,钩体进入全身各个脏器引发病变,主要病变为毛细血管损害,多集中于肝、肾、肺、脾等器官。钩体对机体的损伤有两种途径,其一是它可借机械运动穿过组织,其二是钩体毒素的作用。
 
    [实验室检查]
    1.特异性检查
    (1)血清学检查:①凝集溶解试验检查血清中特异性抗体;②ELISA法检查血清中特异的IgM抗体。
    (2)病原体检查:①超速离心集菌法从血、尿和脑脊液中分离钩体,在显微镜暗视野下直接观察;②动物接种,将血液或体液标本接种于豚鼠腹腔,3~6d后取腹腔液在暗视野下观察;③血及脑脊液钩体培养;④PCR检查钩体DNA。
    2.非特异性检查  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脑脊液检查。
 
    [结果分析与判断]
    1.血清学检查  凝集溶解试验效价>1:400为阳性,间隔双份血清效价增高4倍以上为阳性,可持续数月到数年。本法特异性及敏感性都较高。ELISA法比凝溶试验阳性出现更早、更敏感。
    2.病原体检查  病原体检查检出钩体可作为确诊金指标,其中PCR法特异性和敏感性最好,可快速获得结果,适用于钩体病的早期诊断。发病lOd内可从血和脑脊液中分离到钩体,第2周可从尿中检出。
    3.非特异性检查  非特异性检查对于病情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但不能作为确诊依据。血白细胞计数在无黄疸型病例中一般正常或轻度增高,在黄疸出血型病例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加,外周血白细胞15×109/l~30×109/L;血小板和红细胞略有下降。尿蛋白阳性,尿沉渣中可见管型和红细胞。肝、肾功能受损,ESR加快,脑脊液检查外观清亮或呈毛玻璃状,蛋白及细胞数轻度增加。
Tags:结果,分析,诊断,检测,螺旋体,病,钩端,
责任编辑:何辉

最新更新

点击排行

更多阅读者

其他人正在阅读